李逸箴,2020级国际联合审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现担任华为财经俱乐部副主席,2020级IBA2班组织委员。绩点4.32,获国家奖学金、省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南审杯”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院单项奖学金和中法文化节图片展二等奖,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
她认为把知识及时内化,梳理大纲是学习的关键。课程的学习往往是连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前面的基础没打牢,后面的课也听不明白,只有“日日清,周周清”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考试。一张张空白的纸转化为脉络清晰的课堂学习笔记,让她在期末复习时可以很快捡起遗忘的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对学习的信心。
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李逸箴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大一首次参加“南审杯”数学建模竞赛并成功获奖后,她便对数学建模的兴趣愈发浓厚。
“大一的时候其实没有打算参加数学建模类的比赛,当时对这类竞赛的认知都很浅薄,就是建模小白。直到被同学问要不要一起试试,然后就报名了‘南审杯’,走进了数学建模的领域。”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李逸箴逐渐接触到了数学建模,感受到了团队作战与建模本身的乐趣。
大二时,李逸箴选择了加入学院数学建模俱乐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地学习。
刚开始参加比赛时经常出现推翻之前的假设重来的情况,时间压迫带来的焦灼和重新开始的无奈很容易让人想直接“躺平”。但是她感到很幸运,有队友的鼓励和老师的指导,让她和小伙伴们坚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或许永远找不到“绝对的最优解”,但局部优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一次次突破极限、一次次提升自我。“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尝试就是我们团队最大的动力。”
在课余时间、各个假期,凌晨仍亮着灯的教室、屏幕里闪烁的一行行代码、二十几页排版整齐的论文……她和同伴们一起摸索,共同进步。
大二时,李逸箴参加了省第十九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正是这样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让她收获了更多展示自己、挑战新高度的机会。
作为学校华为财经俱乐部的一员,她参与组织了多场活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和东南大学联合举办的学术讲座。疫情期间讲座只能线上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难度会有所降低。一场两校联合顶尖企业的活动,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讲座主题策划、媒体平台宣传、日程协调安排。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她并没有感到手足无措,而是和东南大学华为财经俱乐部、华为HR以及南审团队的小伙伴们积极地沟通,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大二暑假,李逸箴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挑起了团队负责人的重任,除了活动的安排和策划,她还向市级报刊媒体投稿宣传,并成功在《江海晚报》上发表。
此外,李逸箴积极投身校外防疫志愿,志愿时长累计超过60小时,荣获南通市城山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她说:“志愿服务中,好几位社区党员一直冲在一线,不分日夜,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追求更广阔的平台一直是李逸箴的向往。大二上学期,她通过了学院国际青年人才班的选拔。通过协助Hareesh教授经营国内自媒体平台以及不断学习,她一直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目前,李逸箴正在法国Skema商学院进行交换学习,“来到法国已经快四个月了。法国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向周围人学习和筛选过载信息。”这是她对法国的求学经历最直观的感受。
李逸箴说,同课程的同学有的gap了好几年去周游世界,有的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有的已经创业成功自己成为了CEO,他们人生经历都非常丰富多样,她会在倾听他们表达观点时,观察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
学习不再是按部就班,讨论不再是最熟悉的语言,独立的意识开始萌芽。李逸箴认为,在求学过程中她真正学到的是如何将自我意识从舒适圈和惯性思维剥离。这个过程或许是痛苦的,既有的逻辑和常识被打破,新的文化和习惯塑造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