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江苏“两会时间”进行中。1月19日至23日,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新起点上,如何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两会期间,教育界代表委员们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把脉江苏教育,为我省教育发展凝智聚力、建言献策,意气风发奋进新征程。跟着小编,一起听听委员们怎么说?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倪春玲
《政府工作报告》成绩总结有温度、有质量,目标定位有方向。倪春玲表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持续增加等多项任务有序推进,每一项都在回应百姓关切”
省人大代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辑赵建春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引进各类高端人才,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这令人十分振奋。”
省人大代表、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华桂宏
“‘压舱石’,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稳定器’,稳中求进,报告中既有年度任务也有长远目标;‘强引擎’,目标任务具有前瞻新、创造性。”华桂宏以此概括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深感高校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责无旁贷且任务重大。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管晓蓉
管晓蓉表示,作为义务教育从业者,愿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担当作为,传递基层教育人的信心和力量,尽己所能,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省人大代表、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感受到使命感与责任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颜晓红表示,作为农业工程大学国际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大学有着农机发展的专业优势,在推动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上理应有所作为。
省政协委员、南京审计大学校长刘旺洪
“高校是人才集聚地,在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刘旺洪认为,高校要顺应省委省政府“创新”高峰攀登计划,主动服务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打牢江苏产业核心基础,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构建、实现高峰领域的人才集聚,为高峰中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自主可控提供保障,真正实现企业、产业和科研、人才培养的协同贯通。
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
“高等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重任,我们将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力量。”王长青表示,“作为一所医科大学,我们将坚持‘顶天立地’,服务好国家战略与百姓所需,既抓好重大科技创新,解决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卡脖子’问题,同时也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人民情怀,为农村培养和输送更加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