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审

【中国审计报】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畅谈从教初心与师生情谊

2020.09.20
分享到:


今年910 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的传统,每年的910日,都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恩师,审计人也不例外。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国审计报》邀请四位南京审计大学的老师和审计人一道,畅谈他们从教的初心与师生的深情……


与审结一切皆是最好的安

 送走了一批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又迎来一批踌躇满志的新同学。这就是一位普通高校老师周而复始的工作日常,琐碎,却也乐在其中。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贾云洁

 因为喜欢干实务工作,1995 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避开了所有的师范类高校。2002 年硕士毕业,一心想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审计实务领域,大干一场。机缘巧合,入职南京审计学院审计系,当起教书匠,从此一干就是 18 年。原来冥冥中,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实务工作的偏好和敏感性,决定了我愿意抽出大把时间参与思考审计实务工作,先后参与学校内部审计项目、挂职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并将审计实践中的思考感悟融入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中,慢慢地学会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枯燥的理论也不再那么晦涩难懂,讲授的审计学、注册会计师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还得到了审计实务界的青睐。

 学生常来找我聊天,说——“老师,我们喜欢你的课,不仅是因为有趣,更因为你的认真”“老师的名言名句‘点与点的直线距离不是最短的,为了实现目标,欲速则不达,做好充分的内查外调工作,迂回曲折,方能更快地达到审计查证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于经营风险,而在于重大错报风险焉’‘审计的功夫在审计之外’‘上审天,下审地,中间审空气’,让我们感受到了审计的魅力和情怀,理论也不那么枯燥了,反而多了些趣味”……

 学生信任我,专业问题、考研、就业、工作选择中与父母的意见不合凡此种种,他们愿向我寻求帮助,我也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今年审计专业一名优秀的毕业生,从就业选择、特派办报考、复习考试、面试咨询、正式录取,每个关键点都来寻求老师的指点、帮助,有了结果也会第一时间将惊喜告诉我。这时候,我才更体会到当一个教书匠的满足和欣慰,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直到完成特派办对该同学的政审工作,交代他到单位上联系 2002 级毕业的学姐,多向学姐、同事学习,不怕吃苦,多思考,多领悟,才算真正完成了今年对毕业生的就业辅导工作。祝福他在未来的审计工作中能勤于思考,不仅学会怎么干审计工作,更要好好思考如何干好审计工作,早日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

 今年毕业季,2016 年审计4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半数同学考上了心仪的名牌大学研究生,还有多位学生考取公务员、入职四大、华为等知名企业。

 入职南审,与审结缘,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相忘于江湖  

  从教十余年来,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届学生毕业时,我都会给教过的学生写一段文字,并非祝愿成功,而是希望他们始终怀揣梦想,努力不懈怠。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李兆东

 从教十余年,任教职之前,我曾工作过 7年,再读硕士、博士,再到南审工作,这么一路走来,也算有些人生阅历吧。后来发现,这些阅历都可以成为教书育人的载体,可以为学生解决一些学习、生活、择业方面的困惑,也可以取得彼此间的信任。

 现在的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善于独立思考。传统的

说教,对于学生来说收效甚微。但若是将自己的经历与学生分享,他们就会感兴趣,也不会有距离感。

 我常和同学们交流一些审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和感悟,如关于审计职业荣誉感。通过在审计署特派办参加资源环境审计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审计可以通过披露问题,优化和完善制度,甚至对国家大政方针产生影响,对法律法规提出完善。而这显然不是所有职业都可以发挥的作用,国家审计恰恰是这样的职业。于是鼓励同学们要有家国情怀,树立为国家和人民做事情的理想,积极投身到审计工作中去。

 学生通过实习,也体会到审计工作的价值,特别是研究生,有机会去审计署特派办实习。很多同学第一次接触审计工作,就能够参加全国性审计项目,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职业荣誉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返校后,我会让他们分享一下参加审计项目的体会,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审计工作的热情,也让我了解到更多、更新的审计实务发展状况。

  毕业后,很多学生与我保持着联系。在校期间,我要求十分严格,一些同学不理解,但工作后,他们遇到问题通常会想找我商量一下。我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位同学,现在就职于审计署上海特派办,我常建议他写写理论文章,参加青年论坛,在总结中提高自己。

因主要研究资源环境审计,近些年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陆续开展,一些在地方审计机关工作的学生与我联系,讨论工作中的想法和审计路径,甚至就一些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进行探讨。如此既解决了实务中的问题,也为科研拓展了思路。

  与学生相处,除了业务交流,还有感动。毕业季流行一句赠语——“相忘于江湖”。很多同学毕业后虽有联系,但很难再见,再见于偶然,却依然如故。

 记得若干年前给原公安部审计局现役审计人员培训,课间休息时,一位少校军官走上讲台,在我面前敬了个军礼,说:“李老师,您还认识我吗?”原来他是我教过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这场景着实令我感动。还有什么比被学生记住更让老师欣慰的呢。

 作为老师,只有关心教学科研、关爱学生、关注审计事业,才能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审计高等教育。

  

我是辅导

   翻开班级通讯录,我还能清楚地记起他们的模样。因为是同龄人,我与他们的互动交流总是感到格外亲切。我与他们共同经历着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南京审计大学吴春梅

 2000 9月,我接手大三年级审计专业班级的辅导员工作。20 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时的情景——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60 多位仅比我小一两岁的学生。他们是我带的第一届审计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基本都走上了审计岗位,现在很多人成为了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尊小小的美女木雕。她低头沉思,极富异域风情。这是留学生妮露莎毕业回国前托人转交给我的。每次看到这个木雕,我就会想起妮露莎。她来自斯里兰卡,黝黑的皮肤,洁白的牙齿,一头茂密长长的卷发,说话轻轻柔柔。

 2016 年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落户南京审计大学,由我所在的政府审计学院承办。妮露莎等 52 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审计人员于当年 10 月来到我校攻读审计专业硕士,我辅助做该班的教学管理工作。

 一个周末,我们组织留学生参加老山健步走活动,几位老师的孩子也参加了。我注意到妮露莎非常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从聊天中得知,她有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两岁。活动结束后,我赶紧查阅资料,才得知班里有四位女留学生是妈妈,有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我跟学院办公室三位同事商议,组成一个妈妈团,定期组织沙龙活动,帮助减少他们对孩子的思念之苦。

 现在,我们会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点赞。在我国传统节日到来时,妮露莎总是第一个给我发来祝福的信息,也会把家人和孩子的照片发给我看。

 

我与国际审计有点

  联合国审计扩大了我的国际审计视野,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素材,有缘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同行和朋友,大家在执行任务中携手共进,在彼此关爱中奋力同行。

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王芳

  不知不觉,从教已17 年有余。刚进校时,还与学生年龄相仿,现在学生已经比我年轻 20 多岁,他们亲切地称我“芳姐”,我也把他们当成需要呵护的弟妹。

莫愁校区不大,但是审计署培训中心引进南审的国际审计 ACCA 已声名远播。经过 4 年学习,毕业生可以同时取得本科毕业证和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是南审办学上的另辟蹊径,也是素质教育和执业教育结合的先锋示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有幸来到国际审计系,缘分不浅。

 那时候国际审计系培养方案是双轨制,平时正常上审计专业的本科课程,周末上ACCA 的课程。同学们完全是高三的状态,不辞劳苦。我入职前虽然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英语较好,但是面对 ACCA 还得从头开始。记得入职后的第一个暑假,我过得比学生还苦。每天早上 8 点准时坐下来备课,直到晚上 10 点,潜心研读教材,一份份做往年试题,琢磨考官的考点和答题规律,留下的笔记足有一尺厚,如此还是心惊胆战地走上了讲台。

 3年教师生涯都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最让我醍醐灌顶的,是听时任审计署培训中心副主任、现任审计署总审计师章轲老师的讲座。他把枯燥乏味的审计规则讲得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把自己备考 ACCA,运用 ACCA 知识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无私分享,听后豁然开朗。

 ACCA 的教学让我逐步熟悉了国际审计理论。2008 年3月开始参与联合国审计项目,让我与国际审计走得更近那一年,我有幸成为联合国审计的一员,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我的脚步从中国走向南亚,进入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全面展示中国审计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一步步锤炼和成长。

  随着国际审计合作和交往更加频繁和深入,“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落户南京审计大学,每年近 50 个国家的留学生齐聚南审。他们惊叹于中国的发展,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我指导的三位留学生分别来自于津巴布韦、赞比亚和汤加,他们让我继续与国际审计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