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国家审计人员。”
“要保证独立性。”
“打得了交道、要得来资料、看得出门道、写得成资料、做得好报告。”
……
这些学校领导的叮咛,导师的教导,被实习的大学生们内化于心,化外于行。
“再微小的工作都发着光”
自2016级审计专业硕士实践开始,南京审计大学通过“集中统一安排”的方式,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实施为期6个月的实践教育。在实习中,每个同学都能全程参与审计项目全过程,接触到第一手审计资料。
2月27日凌晨,一只由21人组成的实习队伍离开南审校园,赴深圳特派办实习。深圳办特别建立了实习生管理机制,根据其专业研究方向和审计业务特点,将实习生们分配至7个业务处,进行“一对一”实务导师指导。政府审计专业方向专业硕士一年级的李沫瑶,被分配在财政审计处。
李沫瑶做的是政府引导基金的审计工作。导师李忠副处长一开始就告诫她,这块工作有很强的宏观性,想快速上手有一定困难。导师第一天就让她明白了,政府引导基金是怎样一种新型的依托市场化管理的政府支持资金。而审计人要做的,就是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其是否达到了政策目标,绩效如何,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实习的第一个项目就给李沫瑶和同学们好好上了一课。在项目第一次座谈会上,她见识到审计人各司其职,发出看似轻描淡写,却字字珠玑的询问。其实在抵达之前,审计组已经进行过大量的前期准备。经过对项目有关数据的提取、分析、归类和总结,才能在时间有限的座谈会上,将关键疑问逐个抛出,为下一步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数据”。大家每天的工作,也就在为获取这些关键的数据而奋斗。收取数据、整理汇总数据、反馈数据问题等等,这些繁琐细微的事情,才真正构成了特派办人的日常。
成为办里的一名“新兵”后,李沫瑶每天听得最多的是“政策”“增长”“就业”等等,但这种宏大无不是由无数细小琐碎的工作在支撑、在构建。
从细节出发,才能逐渐把握宏大。李沫瑶说,“就是因为看得到未来,所以再微小的工作都在发着光。”
“没想到自己发现的问题这么重要”
比李沫瑶早一年,同为政府审计方向专业硕士的吴淼和她的8名同学前往审计署兰州特派办进行实习。
兰州办在了解学生特长和专业方向后,将学生分配到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扶贫审计等项目进行历练。在每个项目开始前,办里安排处室业务骨干,向学生讲解审计工作目标、审计重点事项和相关法律法规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带领学生开展审计工作,以保证尽快实现学生到审计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变。
被分配至投资审计处的吴淼,跟着导师王德君处长半年间一直驻守在兰州。到兰州第二天,吴淼就被调配进组,跟着项目组开始延伸审计。
在跟踪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时,吴淼接到了针对该项目的调查取证任务,项目立项及批复文件、财政拨款文件、截至目前资金支付的相关凭证等,都需要找到负责人对接,并询问项目进度。可是由于项目立项时间早,有些信息比较散乱,给她的取证任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保证审计按时开展,吴淼对改造项目负责人穷追不舍,每天都紧紧跟着进度,生怕遗漏了什么,最终在他们的配合下取得了资料。
随着审计工作一步步展开,问题从小处慢慢挖掘出来,吴淼的工作节奏调整得越来越好。
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在工作中发现,棚改项目属于改善民生的项目,表面上只是立项多年不开工进度缓慢而已,背后却是违背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初衷。后来,她发现的问题被写入审计署上报给国务院的主报告。对此她既意外又惊喜,“没有想到自己发现的问题这么重要”。
在导师的指导下,许多同学完成了相关审计案例的编写。2018年,在兰州办参与实践的研究生发现的9个问题,被纳入了审计署上报国务院的报告,其中有2个问题被写入了主报告,受到高度评价。
“我们要保证独立性”
“通过与审计机关深度合作的‘五位一体 校政共育’审计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可以将审计实践教育嵌入审计硕士培养环节全过程。”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祖华介绍。在实践中,所有同学均能至少完整参与 1个项目,有约13%的同学完整参与了3个项目。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审计项目计划、准备、组织、实施以及审计报告的全过程。在学校中学到的碎片化审计知识,通过审计项目参与,审计流程掌握,串连起来,构成较完整的审计知识体系。
一个多月前,曾雨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审计局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对审计感受最深的,就是独立。”她说。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它要求审计人员既做到形式上的独立,也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在实习中,曾雨明显地感受到审计人员时刻保证着自己的独立性。在去某人民政府审计时,如果在机关食堂就餐,他们就必须要申请客饭票,而且要在项目结束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结算。
被审计单位表示,在食堂吃饭也没有几块钱,不用领饭票直接去吃就行。但导师很严肃地拒绝了,并且把审计通知书后附的文件拿给他们看,说:“我们要保证独立性。”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审计人员也是严肃对待,能够恪守规则、维护独立性。
“真正成为国家审计的一分子”
“为国家审计事业培养合格政府审计人才”,正是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陈祖华书记表示,共建实践基地的初衷,是实现学校专业特色与审计行业优势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审计硕士研究生校政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正式参与了审计实践之后,才发现国家审计与我印象中的审计有很大的不同。”自2018年3月开始,唐玲嫣和其它27位同学一起,在广州办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习。原本以为审计所做最多的工作就是翻翻凭证查查账,但从参与项目起,唐玲嫣对国家审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真正参与审计实践后,每一天都能学到新知识。她发现审计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创新,这也让她越来越觉得审计并不枯燥,而是妙趣横生。因为审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导师的指导下,唐玲嫣学习了如何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开始锻炼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沟通的能力,开始尝试编写审计取证单……她认为自己在实习中收获最大的,是梳理审计思路。因为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每时每刻都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要明确自己的最终目的,不放过审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实习对于唐玲嫣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正是因为在特派办的这段时光,让她更加坚定了报考审计署、成为一名真正的国家审计人员的目标。
“特派办的哥哥姐姐们认真踏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迫切地想加入审计团队,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真正成为国家审计的一分子。”她牢牢记住了当初实习动员大会上校领导的叮嘱——“要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国家审计人员”。
优秀青年审计干部的特质
继研究生实习之后,2019年1月8日,河南省孟州市审计局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南京审计大学的17名本科实习大学生,这是该校在全国县一级设立的第一家大学生实习基地。“学生们也给孟州审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双方互相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孟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刚说。
通过开展实习活动,对学生而言,突破了书本的限制,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审计实践创新能力;对高校而言,创新了学生培养的模式,实现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对审计机关而言,搭建了与高校的沟通交流平台,增强了青年对审计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实习活动可谓“三赢”,对此,审计机关和南京审计大学达成了共识。
审计实践之外,审计机关还为学生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孟州市审计局组织实习生前往槐树乡雷山村等,入户与当地村民交谈。兰州办发挥学生特长,吸收学生参加2018年中印青年审计论坛的组织筹办工作,鼓励学生参加2018年兰州市马拉松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等。
前不久,在南京审计大学“师友同行”活动中,政府审计学院院长周维培在和学生们的交流中,指出了审计人跨学科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要培养对审计专业的认同度、依存度和忠诚度,建议学生“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做一个专业精湛的人,做一个体魄强健的人”。
“作为国家审计的野战军,我们希望有更多理想信念坚定、讲规矩守纪律,综合素质较好、专业基础扎实,顽强拼搏、勇于担当,严谨务实、有钻劲韧劲的青年才俊积极投身国家审计事业。”兰州办领导如是说。
“一名优秀的青年审计干部,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素养,严格自律,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深圳办分党组书记、特派员段大波寄语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审计事业,抓住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不断磨砺自己,在审计这一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鸣谢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深圳特派办,河南省孟州市审计局等单位对采访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