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宣传部报道2月24日下午,党委宣传部在中和楼113室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强飙主持会议,全体人员参加。强飙传达了学校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层干部会议精神,解读了《南京审计大学2023年工作要点》。他要求全体同志要紧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抓好理论武装、意识形态治理、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等工作,确保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要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按照董必荣校长“分解任务,压实责任;聚焦目标,精准发力;强化督办,严格考核”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晏维龙书记“以新姿态立足新起点、以新心态开启新征程、以新状态实现新作为”的工作展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四十周年校庆。会上,各科室汇报了2023年度工作计划,全体同志就2023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展开讨论。
  • 党委宣传部报道10月4日和10月10日,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强飙先后主持召开部门办公会和部长碰头会,学习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讨论校第五次党代会党委报告分解任务,全面部署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工作。强飙领学了学校党代会报告相关文件,传达学习贯彻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会议的意见,要求党委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把思想统一到学习宣传贯彻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会议提出的七个重点内容,一是大会的主题;二是学校建校以来形成的“七条宝贵经验”;三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四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四个主要路径”;五是学校未来发展“五个显著提升”目标;六是学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十项重点工作”;七是学校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新要求。围绕校第五次党代会党委报告工作任务,布置了各科室承担的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按照守正创新的要求,把学习贯彻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会议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进行了具体工作安排。强飙部长强调,要把学习贯彻校第五次党代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围绕迎接、组织收听收看、宣传报道和长期贯彻四个环节做好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各项工作,要提前谋
  • 党委宣传部报道9月30日,党委宣传部召开党代会后国庆假期专题舆情工作座谈会,传达落实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近期网络舆情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就国庆假期舆情工作进行部署。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强飙出席,他解读了当前舆情工作所处的关键节点和高校舆情工作的风险点,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起主体责任,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做好国庆假期的舆情工作:一是做好舆情监测及上报,落实每日零报告制度;二是守正创新,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强化校园管理,做好重大节日安全管理,切实消除舆情隐患。各大书院、国际联合审计学院、信息化办公室、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参会,就各部门近期舆情信息工作做交流。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小芳主持会议,传达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相关会议精神。10月1日以来,学校每日落实舆情工作零报告制度,各单位各部门未发现网络舆情,师生思想稳定,学校网络舆情平稳有序。
  • 党委宣传部报道6月14日上午,党委宣传部召开部门办公会暨支部党员大会,专题讨论网络思政工作,推选2022年度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宣传部支部书记强飙主持会议,党委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强飙领学了《百年大党面对面》有关内容,传达了省委教育工委有关文件精神。他要求,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要用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读物,按照上级要求,率先学习,深入学习,学以致用,做好学习心得的撰写。对于网络思政工作,他指出,要结合学校书院制学生管理特点,围绕一站式服务和三全育人两个重点,总结挖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和特色,将融入式思政的内涵进一步拓宽延展,形成我校思政工作的经验和案例。会上,党委宣传部党支部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推选了2022年度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支部书记推荐人选,并按要求公示了江苏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会议还就近期涉及人财物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讨论。
  • 党委宣传部报道6月10日下午,我校在中和楼502会议室召开新闻宣传先进表彰暨工作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张建红,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李乾文,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强飙出席,2021年新闻宣传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获奖代表、第三届网络宣传教育作品大赛获奖代表参会,会议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小芳主持。张建红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肩负着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的重要使命任务。他要求,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要准确把握“三个重点”,一是要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二是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三是要坚定不移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守住安全底线。要着力做到“三聚焦”,聚焦南审特色,讲好南审故事;聚焦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聚焦主题主线,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新闻宣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强飙以《增强权威性提升传播力扩大好评度》为题,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他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为学校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二是打造宣传“铁军”,为弘扬南审精神发挥战斗堡

南审人物

校园文化

  • 公关管理学院报道为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教学氛围,增强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打造高效、特色、和谐的课堂,公共管理学院4月6日下午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院内选拔赛,活动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汪建昌主持。学院邀请了校督导王书贞老师、教务处陈婕副处长、教师发展与评价处刘晓东副处长、公管院督导组组长岳洪江老师担任预赛评委。比赛开始前,陈婕介绍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组织背景,她指出青教赛旨在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助力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公共管理学院的五位青年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片段,张雨暄老师自信富有激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声情并茂;杜偲偲老师从容稳重,教学内容紧凑,娓娓道来;冯素坤老师端庄大方,以问题引出知识点,循循善诱;姚虎老师幽默又不乏文艺范,案例运用接地气,妙趣横生;武天欣老师学养深厚,鉴古通今,扣人心弦。比赛结束后,几位评委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王书贞在分析五位参赛教师各自教学特色的基础上指出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白”,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消化教学内容。岳洪江提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 泽园书院疏春晓报道“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疫情期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线复试场地选择成为书院考研学子最关切的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书院党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为考研学子提供助力。3月初,在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习支持中心牵头组建“助力泽园学子考研复试”微信群,调研摸底考研学子的共性与个性诉求,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学习支持中心根据学生诉求不断完善场地硬件设施,联系网络维修员进行网络测试,并为复试场地配备了网线、手机支架、绿色植被等,打造功能齐全、温馨安静的复试“直播间”。同时,学习支持中心居中统筹安排,根据学生复试时间动态调整志愿者安排,做到全程陪同协助,精准服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宗旨和理念,书院助力考研复试的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截至4月6日,书院已协助考研学生完成研究生环境测试、正式复试40余场次,获得了学子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疫情期间,书院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切实做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服务做到实处,用心用情助力泽园学子茁壮成长。
  • 会计学院 报道2022年全国MPAcc案例大赛报名工作已经启动。为提高我校会计研究生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会计学院举办了2022年全国MPAcc案例大赛暨第三届校内选拔赛。来自该院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19支代表队、本科生5支代表队报名参加了本次选拔赛。选拔赛于4月2日至3日,分两批次线上举行。开幕式由会计学院MPAcc案例中心主任崔秀梅主持。会计学院院长温素彬、副院长马德林、MPAcc教育中心主任刘国城、评审专家何太明、孙国岩、王永妍以及所有参赛学生参加会议。何太明老师担任此次全国MPAcc案例大赛校内选拔赛评审团组长。温素彬首先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参加案例大赛的重要性。一是案例大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竞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案例大赛不仅是完善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进步的可视依据。三是通过案例大赛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新、以赛促融的目的,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马德林则从MPAcc专业学位培养的实质角度,强调了案例大赛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大赛,提高个人组织力、领导力、竞争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鼓励同学们深入运用专业知识。“小财犬”、“赢了开派

学术报道

  • 政府审计学院 报道3月16日下午,政府审计学院举办第137期“审计名家讲坛”,国家审计研究院院长刘旺洪教授应邀作主题为“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政府审计学院院长周维培主持,全校2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刘旺洪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讲座:一是现代化的概念。他为大家梳理了现代化概念的产生、发展脉络以及历史嬗变,阐述了不同领域专家从不同角度关于现代化概念的厘定,并指出现代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整体性以及历史性的概念,具有过程性与目标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整体系统性与发展不平衡性相统一等四个基本特征。二是国内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情况。重点阐述了我国不同时期关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状况、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他认为,这些理论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现代化的基本研究范畴。他认为,现代化作为一种概念分析工具,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范式,包括传统和现代、现代化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化动力和模式等三个基本研究范畴。四是为什么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他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历史与实践发展的纬度,重点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主要内容以
  • 文学院 黎思淇 报道3月14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吴俊教授在文心楼301会议室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文字转型和新媒体文学生产-世纪之交文学流变的宏观观察”主题讲座,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军主持。吴俊介绍了文学从纸媒文学到新媒体文学,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等的发展历程与流变,通过案例分析阐释当代文学转型和新媒体文学生产的文学史意义,提出有关文学观和文学研究等主题的思考。他对新世纪新媒体时代横空出世的“网络文学”和“网络写作”进行了深入探究。他认为网络代表了生产工具的发达程度,但不能仅从工具意义上理解网络,更要看见网络背后的文明。吴俊认为,文学审美及价值标准在经验和理论上都进行了全面更新,我们需要在时代洪流中建立新的文学创新观、审美观和价值观。主题分享结束后,吴俊教授就几位老师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耐心阐述和回答,分享了自己对于互联网文学的筛选保留机制、粉丝文化以及精英化写作的思考。王军作总结。他表示,吴俊教授的讲座内涵丰富,体现了外在现象和内在逻辑的结合,宏观解释和微观分析的结合,广博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深入的研究相结合,希望大家既能学习相关知识,也能领略学习方法,从中受益。
  •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赵玉晶 报道3月3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举办浦口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培训会,浦口区教育局相关领导、中小学分管心育工作的校长、中小学心育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在达学术报告厅举行浦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史莉玲对教学部的培训给予了高度认可,她指出,此次培训让大家的工作更有力度、有力量,接下来会继续做有精度的数据分析、给有温度的心灵慰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刘学东老师以《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为何、何谓与何为》为题,介绍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背景、内涵寓意与建设路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赵玉晶老师从中小学生心理普查的特点、结果与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浦口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关怀要由点及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建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蔡远老师对浦口区中小学生的普测数据进行了细致解读,指出管理者与教师要从普测的“预测”功能转变为“预防”功能,提高学生的求助意愿,提供“唾手可得”的自助资源和“有求必应”的他助资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高月兰老师基于家庭系统的视角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做了深层次解析,她指出要邀请家